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267

主题

0

好友

833

积分

高级会员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2-31 14:45:1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昨天早晨,邱亮比以往早半小时起床—— 2020 年的倒数第二个工作日,他不想因天气原因而迟到。
29 日晚,寒潮袭来,雨雪交加,上海连发寒潮、低温、大风、道路结冰 4 大黄色预警。由于担心天气寒冷、道路结冰、堵车不便,平时一直自驾上班的邱亮决定改乘地铁。尽管从家走到地铁站需要走一段不短的路,可起码时间相对可控。
走出家门,他才发现自己多虑了——一路走下来,几乎没有显著积水和结冰,路上的车流似乎并不拥堵。
对城市的绝大多数人而言,一夜之间到来的寒潮,除了体感的寒冷,似乎没有产生什么其他的影响。不可否认,降水少、" 天帮忙 " 固然是一个原因,但与此同时,城市运行 " 一网统管 " 也在无形之中发挥着作用,为市民生活、出行的平安有序保驾护航。
这张无处不在而又无所不包的 " 网 ",有何特别之处?它是如何运作的?昨天一早,记者走进了 " 城市大脑 " ——位于上海市政府大楼内的上海市城市运行管理中心指挥大厅,近距离观察这个城市运行管理系统的载体如何在寒潮天气下保障城市整体平稳有序运行。


水管破裂淹路,85 分钟恢复通行
清晨,太阳尚未完全升起,城运大厅内的工作人员已经悉数到岗。
彻夜未眠的城运大厅里,屏幕上正播放着全市各个交通要道的实时车流情况,经过一夜寒潮侵袭,城市各条道路都通行顺畅,加上因天气原因驾车人数减少,路面并未出现显著拥堵。此时大厅里气氛较为轻松,殊不知一场 " 硬仗 " 刚刚收官。


12 月 29 日 21 时 30 分许,上海静安区昌平路靠近江宁路路口一根水管发生爆裂,导致路面破损,周边店铺被水浸泡,积水已淹没超过 60 米路段,积水面积超过 600 平方米,现场车辆拥堵情况严重,街面还有多名群众被困。在通过市民热线和微博信息发现情况后,公安、水务、应急、城投、消防以及市、区两级城运中心纷纷在 " 一网统管 " 框架下积极行动,有关部门迅速到场抢修,封闭了昌平路部分路段。
21 时 32 分,静安区恒丰消防站抢险救援便迅速出动,恒丰 3 号随车指挥蔡九力迅速组织力量对积水路段进行封闭警戒,并第一时间疏散被困群众。到 22 时 55 分,抢修初步完成,道路恢复通车,共计疏散 59 名群众,周边道路积水也逐渐消退。


到昨天 0 时许,积水初步被抽干。到早晨 7 时,抢修点在应急力量通宵作业下基本完成抢修,现场路面也没有出现结冰现象。
" 来来来,吃包子!" 不知是谁拎进来两大袋包子,十多名工作人员陆陆续续围了过来——为了及时应对寒潮可能引发的突发情况,许多人彻夜未归,自然也没来得及吃早饭。夜间值班,行军床、长条桌、椅子,都成了他们小憩的地方," 能睡两个小时也不错了。"
寒潮来袭,对上海的城市运行体系也是一次实战练兵。29 日以来,市城运中心开展了围绕寒潮应急保障的线上、线下的值班值守,每半小时都会在大厅开展一次 " 巡屏 ",察看本市最大风力、最低气温、降雨、交通以及水、电、气等情况,关注城市的 " 生命体征 "。
经过一夜奋战,截至昨天早 7 时,本市道路交通运行平稳,快速路通行基本正常,高速公路限速 60-80 公里 / 小时,两场航班起降正常。在城运中心,记者看到了过去一夜各部门汇总过来的数据,公安部门共出动 11000 余名警力,共接报相关 110 警情 90 起,其中涉水管爆裂警情 2 起、涉大风救助警情 88 起,未接报因道路结冰引发的交通事故。全市共发生 DN500(含)以上供水管线管损 1 次,已完成抢修恢复供水,全市自来水服务供应总体平稳有序,发生 10 千伏线路故障跳闸 7 起,已全部恢复,无重要用户失电,近 300 支抢修及应急队伍、3500 余名值班及抢修人员,近 800 台抢修、应急发电、照明车辆就位备勤。
数据显示,城市运行整体平稳有序。
" 抢修车到场,我们心就定了 "
7 时 08 分,在许多人还未踏上上班路时,上海地铁微博发布了一条消息:浦江线因线路设备故障,汇臻路至沈杜公路区段列车限速运行,发车班次间隔延长,造成列车延误,预计晚点 15 分钟以上。
情况随即反映到了市城运中心,值班人员迅速调动各站点实时画面,在大屏幕上显示。经过对接沟通,值班人员了解到,汇臻路至沈杜公路的 6 个沿线站点及时启动了地铁车站站长、轨交公安警长、属地派出所所长及属地街镇长的 " 四长联动 " 机制,共同处置,确保管理有序展开,力争迅速解决。


早上 8 时,出门上班的旅客逐渐多了起来,大屏幕上的实时画面显示,尽管部分地铁站入口有旅客在排队,人流依然秩序井然。
8 时 20 分,一场视频调度会议召开,申通地铁、闵行区总值班室分别向市城运中心介绍了情况。申通地铁副总裁邵伟中介绍,故障是浦江线线路设备受低温冰冻天气影响而引发的,申通地铁正对现场故障设备组织抢修,全线列车限速运行,公交短驳预案也已于 7 时 40 分启动。" 目前轨交 8 号线沿线各站点没有客流积压。" 闵行区应急局副局长、区城运中心副主任刘懿说。" 请继续执行‘四长联动’机制,确保旅客安全有序出行。" 市城运中心值班人员回复道。
时间慢慢推移,客流高峰期的车站并未发生混乱。9 时 10 分,市城运中心接到申通地铁信息,轨交浦江线各站客流趋于平稳,撤销汇臻路至沈杜公路的公交预案,相关车站取消限流及四长联动机制,维持 15 分钟发车间隔运行。
类似的处置、调度每天在这里不知要反复上演多少次。
早晨 7 时 57 分,系统中出现一条消息:江苏路一小区内发生了电梯因低温故障困人的突发情况,相关部门接到系统报警后迅速处置,开展救助与维修工作。系统显示,到 8 时 16 分,救援工作就已成功完成。
8 时 37 分,值班人员在视频巡视中发现一条上报信息,在丰台路云锦路路口,道路中间有大面积积水结冰现象,随即调出现场实时画面。画面显示,路面的积水结冰基本已处理完毕。
一轮巡查完毕,值班人员放大了一幅嘉定区马陆镇 G15 公路的实时画面:冬日暖阳下,车辆川流不息,路旁树木郁郁葱葱。" 看,风雪后的上海,仍然那么美丽。" 值班人员指着屏幕对记者说,语气淡定。


现场围观城运中心 " 一网统管 " 应急处置,一个显著感受便是,从城运中心到各个部门,都十分 " 淡定 ",同时也很 " 坚定 "。一些突发状况的预防处置忙而不乱、处乱不惊,有序开展。同时,对于每一件已经发生或是可能发生的群众身边事,各部门都毫不怠慢,都当作必须解决的大事,协同解决。
" 每次在屏幕上看到抢修车辆到场了,我们的心就定了。" 值班长杨笛说。
随手拍照也能上传险情
" 看到有工作人员来了,我们的心就定了。" 在瑞金医院门前,陈阿姨的感慨与杨笛有些相似的味道。
在瑞金医院门前,为防止病人、老人等因地面湿滑摔倒,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早早做了准备,在地面铺上了吸收水分用的麻袋和草包,并撒上工业用盐防止积水结冰。
据公安部门统计,截至昨天早晨 7 时,全市未接报因道路结冰引发的交通事故。如何防患于未然,将险情控制在萌芽之中、让预警跑在群众报修之前 ? 在市城运大厅的大屏上,全市各区的情况都可以 " 尽收眼底 ",记者的视线也跟着大屏的切换,观察到了各区的不同经验做法。
武宁路桥和曹杨路桥是进出普陀的主要通道,车流量大。" 从历年的雨雪冰冻天气大数据来看,这两座桥是普陀区主要的结冰点,结冰后对道路交通影响是比较大的。" 普陀区城运中心主任、区应急管理局局长杨联中介绍,这次相关部门在两座桥上安装了路面结冰传感器,报警装置由地面温控测试仪和水浸报警装置组成,可以即时了解桥面温度以及是否有积水情况发生,一旦路面气温降到 2 ° C,区城运中心大屏就会 " 报警 ",相关应急人员和工程车辆就会严阵以待,准备实施防滑措施,把工作做在危险发生前。 目前,相关数据都已接入普陀城运中心 " 一网统管 " 物联网运营平台,进行统一的处理。
在徐汇区的城运系统中,一条报警显示,在罗香路 34 号附近有一处道路积水易结冰,会危及行人安全。案件上报后,区城运中心后台系统第一时间根据案件的 " 寒潮 " 标签,自动定位并派单至相关街道,并安排网格员尽快对该案件进行处置。
值得一提的是,这条信息上报是由群众自发完成的。通过徐汇区 " 一网统管 · 汇治理 " 中的 " 随申拍 " 功能,市民拍下现场照片并上传,城运中心便会收到消息调度处置。
徐汇行政服务中心主任宋开成介绍,为应对本次寒潮,徐汇区大数据中心特别在系统后台添加了 " 寒潮 " 标签,只要市民提交有关 " 寒潮 " 的案件,系统就会自动根据标签进行优先派单处置。今天凌晨,系统通过算法模型分析研判,检测到徐汇区云锦路地铁站 5 号口有路面积水,存在行人摔倒隐患,系统自动派单至龙华街道,在上班高峰前就将积水快速处置。
截至昨天下午 14 时 45 分,徐汇区已上报 " 寒潮 " 类案件 176 件,通过算法中台智能巡检 246 个易积水点位,系统自动上报案件 17 件,实现动态数据监测,做到及时发现,第一时间到现场核实、处置,提升了处置效率,也帮助基层一线工作人员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了解决问题之中。
走失女孩 30 分钟内找到了妈妈
值班期间,杨笛向记者讲述了一个 " 一网统管 " 帮助下的 " 暖心 " 故事。
29 日 16 时,嘉定的熊女士将 3 岁的小女儿独自留在家中出门,小女儿许久不见妈妈出门找寻,却在小区内迷了路。很快,一位顺丰快递小哥发现了在路边大哭的女孩,与正在挨家挨户通知居民注意防寒防冻的网格志愿者刘阿姨一道将女孩送到了富友社区网格城运工作站。
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紧急启动了应急响应机制,一方面依托 " 一网统管 " 技术支撑,通过公共区域视频监控等调阅女孩行走路线,一方面通过警民联系群发动其他志愿者力量查找,很快工作人员就找到了熊女士的联系方式。从发现女童到母女相见还不到半个小时。


寒潮的应急处置中,技术的力量越来越凸显,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成果也得以显现,在实战中进一步深化了线上与线下的 " 人机协同 "。技术手段先进了," 人 " 却丝毫没有被削弱,反而变得愈发重要。
此次寒潮应急保障中,将街头流浪人员的关注也纳入到了 " 一网统管 "。在徐汇区应急管理局的系统中有 15 块小屏幕,实时显示着不同点位上的画面,通过设在这里的网格化管理平台,可以实时监控、查看街面上的流浪人员以及相关突发情况,以便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此外,各相关部门和街镇共享、共用平台信息,实现了街头救助工作 " 一网统管 "。
对陷入困境、居无定所、流浪街头的生活无着人员,上海进一步强化 " 全天候服务 " 机制。市区两级民政、公安、城管、卫健等多部门联动配合,街面巡查与借助 " 网格化监控 " 相结合。" 确保不遗漏、无死角,切实帮助流浪乞讨人员,给他们送上寒冬里的温暖。"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
" 蔡奶奶,这两天大幅降温了,对于老年人来说很容易感到不适,可能会引起血压不正常,您可一定要注意休息和保暖。" 下午,养老管家钟伟像往常一样与蔡奶奶连线。今年长寿路街道启动了 " 云居颐养院 " 项目,通过物联网设备及平台,提供线上医疗和线下生活相结合的服务模式,使得社区长者在家即可享受医疗养老服务,借助老年人居家感知设备,对老年人居家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即时发现、快速告警。
城运大厅的大屏上,一个个城市运行的数据飞快滚动,数字背后体现的则是对生活在城市中的人的关注,彰显着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 " 温度 "。
栏目主编:张骏 本文作者:吴頔 文字编辑:吴頔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苏唯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这是一种鼓励!你懂的~

×

打赏支付方式:

打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顶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