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243

主题

0

好友

566

积分

高级会员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1 11:31:4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全国首个跨省域国土空间规划即将上报国务院审批、首个精准医学特色产业园发展势头强劲、首个实体化运作的地市级区域一体化发展协调机构高效运行……在中央网信办近期组织的 " 潮涌长三角 · 共建进行时 " 网络主题宣传活动中,记者探访上海青浦、嘉定、松江等地发现,其承担国家战略使命,勇当开路先锋,敢于打破壁垒,特别是通过不断提升制度创新的精准性、产业链条的完整性、融合协同的稳定性,对冲外部不确定性,以一体化加快联动的速度,带起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热度,为探索形成新发展格局的路径积累了诸多宝贵经验。


开走廊——铺就科创驱动的 " 高速路 "
G60,听上去是高速公路代号,而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宏大布局中,远不止于此。
自 2016 年上海松江区发起并率先启动建设起,地处 G60 高速公路和沪苏湖合高铁通道两大交通动脉沿线的长三角九城市(松江、嘉兴、杭州、金华、苏州、湖州、宣城、芜湖、合肥),于 2018 年签署共建战略合作协议,到 2019 年被写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长三角 G60 科创走廊实现了 " 三级跳 ",从秉持新发展理念的基层生动实践,上升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重要平台。
这片占长三角一市三省 GDP 总量约 25% 的区域,以先进制造业实体经济为支撑,聚焦一体化布局,加倍紧密 " 抱团 ",强化产业链、供应链。
这里不仅可依托便于人流、物流等要要素自由流动的交通优势,且拥有张江高科技园区、苏州工业园区等 42 个全国乃至世界知名的科技产业园区,头部企业与重点高校科研院所 1680 多家,集聚国家级人才超 1000 人、院士专家工作站与博士后工作站超 1300 个。
" 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发展先进制造业。今年尽管受到疫情冲击,仍通过聚点成面的产业链生态形成磁吸效应,全力打好打赢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运行两场战役。在 G60 科创走廊九城市中的七个,上半年实现了 GDP 正增长。" 长三角 G60 科创走廊联席会议办公室副主任、产业组组长潘宏凯对记者表示。


长三角 G60 科创走廊。
一组数据,是长三角 G60 科创走廊策源地松江区发展势头的良好佐证:
四年来,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 14.4%,增加值年均增长 12.2%;一批先进制造业项目落地,总投资额超过 2900 亿元;工业固定资产投资 3 年平均增长 46%,制造业税收占总税收比重上升至 49%,房地产税收占区级税收比重下降至 24%;R&D 投入强度从 3.58% 上升到 4.66%;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三年翻一番,年均增长 34%。
受疫情严重影响之时," 链 " 的必要性更加凸显。而长三角 G60 科创走廊九城市分工合作明确,早已形成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新材料等 11 个产业联盟,依托产业联盟,城市之间加强原材料、关键零部件等协同供给,依托 " 云 " 端发力,能快速打通上下游生产资料供应链。
据潘宏凯介绍,为抗疫稳企,G60 科创走廊聚焦补链强链,火速升级 "G60 科创云 "、"G60 综合金融服务平台 " 功能,强化九城市供需匹配和原材料、零部件生产供应,解决企业复工复产 " 燃眉之急 "。截至 6 月 19 日 ,"G60 科创云 " 抗疫专区服务企业线上互动,协调对接各类需求 15 万余条;G60 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快速上线百余款专项产品,为九城市企业抗疫复产授信超过 146 亿元。
" 人往高处走、人随产业走。" 驱动人才汇聚、企业落地、产业集聚的背后,离不开探索实现一体化发展的制度供给持续发力。
这其中,有完善机制相互赋能的执行力,G60 科创走廊联席会议办公室于 2018 年在松江挂牌成立,实行扁平化管理,成为全国首个地市级层面实体化运作的城市一体化发展协调机构;
有跨区域一网通办的吸引力,全国首张营业执照跨省自助打印在松江实现,全域 89 个县级以上行政服务中心 " 一网通办 " 专窗实现全覆盖;
有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的推动力,根据长三角 G60 科创走廊与上交所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G60 联席办搭建了九城市拟上科创板企业储备库,为企业建立通道、定期辅导、精准对接,目前储备企业达 280 家,已上科创板企业数量占全国约五分之一。
破边界—— " 示范区就是要敢为人先 "
区域一体化,是区域发展的高级阶段。而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是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
" 推进一体化,不是四面八方出击,是有策略、有重点的。从内部结构来讲,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其实有不同的空间尺度——市、圈、群、域。" 上海市发改委副主任、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委会副主任张忠伟表示,长三角一体化出发的原点,是围绕着经济中心城市发展,带动周边区域形成都市圈,再通过高速通勤方式连接,形成城市群,进而对整个行政区域产生巨大影响。
若从城市的经济规模看,目前长三角地区已有 6 个城市经济总量超过 1 万亿元。他说:" 预计在‘十四五’时期,有望再有两座城市进入这个行列,经济体量和经济功能也将更加体现在这些中心城市。而从城市功能与发展质量看,我们与伦敦、纽约、东京等相比还有差距。讲到实施长三角一体化战略,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这两个关键词,以一体化的思路和举措来打破行政边界、不破行政隶属,实现高质量发展。"
示范区范围包括上海市青浦区、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同时,选择青浦区金泽镇、朱家角镇,吴江区黎里镇,嘉善县西塘镇、姚庄镇作为先行启动区。
按照国务院批复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要求,示范区的使命是实现 " 两个率先 ",就是要率先探索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率先探索从项目协同走向区域一体化制度创新,走出一条跨行政区域共建共享、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得益彰的新路径。
" 提密度、缩距离、降分割,是我们推进一体化或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很重要的方法。一体化示范区所应发挥的作用,就是要做突破的、敢为人先的,比如,从行政区经济能够走向都市圈经济和功能区经济。" 张忠伟进一步阐释说。
肩负探索跨区域一体化制度创新的使命,很多尝试在此展开。从早期形成共识、实施项目,到 2018 年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编制的《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 年)》,其中制定 300 多项具体行动,在一个方案下共同干事情。
在张忠伟看来,更高级、更深度的一体化,则是共同制定行为准则。比如在规划管理方面,由沪苏浙三方共同组建工作专班编制,执委会负责协调配合。经过多轮多次协调沟通与意见征求,先后形成了意见征求稿、成果草案和草案公示稿,并开展公示。
他透露,目前示范区国土空间规划已经两省一市审议通过,即将由两省一市人民政府联合会签上报国家审批。这是国内首个跨省级行政区域的具有法定效力的国土空间规划,将实现 " 一张蓝图管全域 "。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加速复工。3 月 24 日拍摄的连接上海市金山区与浙江省嘉善县的叶新公路 - 姚杨公路项目施工现场(无人机照片)。
以经济学视角看,区域经济的动态演进,在中心城市集聚到一定程度后,就会通过级差地租、产业转移等途径实现要素的空间流动。跨区域的要素流动,是区域一体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原有的行政隔板拉开后,人才和企业等要素在区域之间,会随势能差而流动起来。
为能使要素更自由流动,示范区进行了大量探索。示范区执委会营商和产业发展组组长朱正伟介绍,在人才方面,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会同上海、江苏、浙江两省一市人力社保部门联合出台了《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专业技术人才资格和继续教育学时互认暂行办法》,针对示范区专业技术人才,在职业资格、职称和继续教育学时三方面进行 " 互认 ",突出 " 跨域、互认、共享 ",完善人才流动机制,打破人才使用壁垒。
在金融方面,跨域资金投放实现了重大突破,示范区执委会会同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等 12 个部门,围绕推进同城化金融服务、试点跨区域联合授信、提升移动支付水平、支持设立一体化金融机构、建立金融信息共享合作机制等 8 个方面提出 16 条先行先试举措。
" 示范区有浓厚的江南水乡特点,又是跨两省一市的两区一县,发展阶段与诉求、数据底板、管理方式都不一样。可以说,跨省域、最江南、超级都市圈是其独特基因。制度创新转化成红利、促进发展才是关键,要让两区一县 310 万老百姓能体会得到。距离揭牌接近一周年,示范区聚焦 8 个方面率先开展的一体化制度创新,目前已形成一批初步成果。" 张忠伟说。
筑平台—— " 高颜值 " 项目为民生谋福
曾经,上海中心城区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众多,杂乱、扰民、交通拥堵等现象时有发生。信息化时代之下,一座农产品交易中心如何满足一体化需求,更好服务民生,并与上海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形象相匹配?位于青浦区,毗邻京沪高速等多条高速路及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上海西郊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突破传统的农商交易模式,正矢志建成长三角最先进农产品批发市场。


上海西郊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
上海西郊国际农产品交易有限公司纪委委员、行政工作部副经理周云义对记者表示,作为上海唯一的主中心农产品批发市场,西郊国际构成了外联内接、出入迅捷的交通网络体系,是农产品进入上海、走向世界的主要通道。
" 西郊国际与江桥批发市场加起来的日销售流水量,在上海市总量的占比约为 " 五六七 ",即果品类占五成,白条猪肉占六成,蔬菜类占七成。近年来,市场交易量保持稳步增长,待到今年底交易中心改扩建一期工程项目竣工,明年初江桥批发市场整体搬迁进来,将有飞跃式发展,也意味着上海农产品供应保障能力将进一步提升,为广大市民更有效确保量足价稳、优质安全、便民优惠。" 周云义说。
在安全把关上,西郊国际构建起了至少六道防线。通过对猪、牛、羊肉和蔬菜等的电子化追溯系统,不仅能查询产品的产地来源信息,还可跟踪每批货物销往哪里。每批商品、每笔交易都记录在信息数据库里,保存足够的时间,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与品质可靠。
再移步到上海嘉定区,这里有国内首个以精准医学为特色的产业园区。
所谓精准医学,就是一种将个人基因、环境与生活习惯差异考虑在内的疾病预防与处置的新方法,本质是通过基因组、蛋白质组等医学前沿技术,精确寻找到疾病的原因和治疗靶点,最终实现对疾病和特定患者进行个性化精准治疗的目的。对于恶性肿瘤、代谢性疾病、免疫性疾病等重大疾病,常规治疗手段难以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而精准医学研究可为疾病的预防、早期检测、诊断治疗提供新策略。
上海(南翔)精准医学产业园副总裁秦晓瑞表示,今年伊始,上海 ( 南翔 ) 精准医学产业园吸引了奥颁科技、华越医疗、西比奥生物等多家优质项目签约落地,为南翔精准医学产业链的营造和完善注入了强劲动能。秦晓瑞说,目前园区发展势头很强劲,围绕精准诊断、精准治疗、精准康复、精准预防四大核心领域,已先后吸引了上百家专业机构和公司入驻,其目标是在十年内突破产值 1000 亿元。
落户企业中,不乏今后有望成长为全球领军企业的高价值 " 潜力股 "。比如复诺健生物科技,主攻全球溶瘤病毒研发抗癌创新药。资本市场和业界已对其表现出了投资热情,伴随 9 月 20 日 C 轮 6200 万美元的融资计划超额完成,复诺健逐渐实现向临床阶段的转型,在肿瘤治疗领域的前景值得期待。
今年是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的第一个完整年份,也是《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 年)》的收官之年。着眼 " 十四五 ",紧扣 " 一体化 " 和 " 高质量 ",是长三角发展创新体制机制、优化创新要素配置的有效路径,也是优化空间布局、实现平衡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按下 " 快进键 ",只要坚持走制度创新 " 快车道 ",让要素在更大范围畅通流动,就能进一步凝聚合力,整合创新资源,激发内在潜力,实现人尽其用、物尽其用、共建共享,不断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在率先形成协调发展的新格局方面发挥示范作用。
栏目主编:顾万全 张武 本文作者:新华网 文字编辑:程沛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这是一种鼓励!你懂的~

×

打赏支付方式:

打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顶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