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244

主题

0

好友

587

积分

高级会员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0 07:56:5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拾遗物语
要想在一个领域取得大的成功,往往需要从另一个领域进行跨界融通——自古牛人,莫不如此。


上面这个老外,叫罗杰 · 彭罗斯。
他是一位数学家,
刚刚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一个数学家为什么会夺得物理学奖?
这得从爱因斯坦说起。
1915 年,爱因斯坦提出广义相对论,
推导宇宙中存在一种天体——黑洞。
爱因斯坦虽然预言了黑洞,
但他不太相信黑洞真实存在,
因为黑洞实在是太魔幻了。
但他的粉丝彭罗斯却相信了,
彭罗斯的数学很牛逼,
他巧妙运用数学方法,
居然算出了黑洞的存在。
不仅如此,
他还将此法运用到整个宇宙,
竟计算出宇宙在遥远的过去,
不可避免存在一个奇点,
那是宇宙大爆炸的起点。
这次彭罗斯能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就是因为他证实了爱因斯坦的预言。


说到彭罗斯,
我还想说说杨振宁。
杨振宁是最被中国人忽略的物理大师。
杨振宁有多牛?
看看上面这张照片就知道了。
这是国际物理会议后的集体合影,
与会者都是当今著名物理学家们,
比如 " 夸克之父 " 盖尔曼。
但被大家一致推举站中间 C 位的人是谁?
杨振宁。
由此可见他在当今物理界的地位。
杨振宁有多牛?
20 世纪物理学有三大里程碑:
一是相对论,
二是量子力学,
三是规范场。
规范场理论就是杨振宁创立的。
1957 年,杨振宁和李政道合作,
因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
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但李政道获奖之后,
从此就销声匿迹了,
再也没有什么大作为。
为什么呢?
杨振宁给老师吴大猷写信说:
" 政道是一个极聪明的物理学家,
吸收能力强,工作十分努力。
可洞察力与数学能力略逊一筹,
所以 1962 年后文章虽写得多,
但没有什么特别重要的成就。"
而杨振宁不一样,
跟李政道分道扬镳后,
他又取得了不少大突破,
其中就包括规范场理论。
杨振宁为何这么牛?
牛就牛在他有数学做辅助。
杨振宁不仅是超牛的物理学家,
也是超牛的数学家。
其父亲就是著名数学家杨武之,
杨振宁从小就跟父亲学习数学。
真是得益于数学的辅助,
杨振宁才创立了规范场理论。
因为规范场的核心是 " 杨 - 米尔斯方程 "。
这个方程有多牛?
有 7 个诺贝尔奖,
是直接利用 " 杨 - 米尔斯方程 " 拿到的。
还有 6 个 " 数学界诺贝尔奖 ",
也是研究 " 杨 - 米尔斯方程 " 得到的。
杨振宁自己也感叹说:
" 我做梦都没有想到,
年轻时练就的数学能力,
会对我的物理研究起到那么大的作用。"


我还想说说牛顿。
" 天不生牛顿,万古如长夜。"
牛顿为何能在物理学上取得如此伟大的成就?
也在于他数学超强。
牛顿的数学有多强?
史上最伟大的数学家有四个,
一是阿基米德,
二是欧拉,
三是高斯,
四就是牛顿。
微积分、二项式定理等等,
都是牛顿发明的。
牛顿之所以能在物理上取得那么多突破,
正是得益于他的数学研究,
他是剑桥大学的数学教授。
比如万有引力定律,
其实早在牛顿之前,
就有多位科学家发现了引力,
其中最出名的就是胡克。
胡克们虽然发现了引力,
但是数学能力不行,
所以没法给出定量表示。
而牛顿就是利用微积分,
才推导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所以后人有一句评价:
" 没有微积分,就没有牛顿力学。"


我为什么说彭罗斯、杨振宁、牛顿呢?
我其实想说跨界学习。
彭罗斯、杨振宁、牛顿三人,
如果仅仅只是研究物理,
在物理上就无法取得那么高的成就。
恰恰是因为他们跨界研究了数学,
再用数学技术辅助物理研究,
才获得了一个又一个的突破。
其实何止是这三位,
比如阿基米德、笛卡尔,
比如欧拉、麦克斯韦,
比如普朗克、玻恩,
比如爱因斯坦、薛定谔,
比如狄拉克、霍金,
他们既都是物理学家,同时也是数学家。
前几天看到一个评论,
说 " 诺贝尔奖已经进入跨界时代 ",
好像确实是这样,
至少跨界拿诺奖的人越来越多。
数学家拿经济学奖,
数学家拿物理学奖,
物理学家拿化学奖,
工程学家拿医学奖,
心理学家拿文学奖,
…………
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
" 说明跨界学习很重要,
很多研究要想茅塞顿开,
往往需要触类旁通。"
都说两点之间直线最短,
其实两点之间未必是直线最短。
跨界绕绕道,
说不定比走直线还要更快抵达。


经济学家张五常讲过一个例子。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沈文裕。
沈文裕原本是个钢琴天才。
他 16 岁时,
就夺得了拉赫曼尼诺夫国际钢琴比赛获第一名,
弹的是难度最高的拉氏第三钢琴协奏曲。
当时,他骄傲地说:
" 莫扎特是有史以来最天才的作曲家,
我是最天才的钢琴家。"
从技术上说,
沈文裕的确值得骄傲。
他的技术比郎朗还好,
放眼全球,其技术也是前三级别。
但他为什么一直没能成为大师呢?
那时候,张五常劝他:
" 不要天天参加比赛了,
多读读中国的诗词,
多体会一下西方的艺术哲理吧。"
张五常为什么这么说呢?
" 因为十八年前我学书法时,
书法家苗子对我说:
书法写到顶峰是写学问。
今天我对小友沈文裕说:
钢琴弹到顶峰也是弹学问。"
可惜沈文裕没有听进此话,
所以他至今也只是一个技术家。
这个例子说明了一个道理:
要想在一个领域取得大的成功,
往往需要从另一个领域进行跨界融通。


达 · 芬奇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他为何能成为史上最牛画家?
就是因为他喜欢跨界。
他年轻的时候突然发现:
要想画好人像,
就必须得了解人体构造。
于是他研究解剖,
成了解剖学家。
他发现仅仅如此还不够,
要想画好人像及物体,
还必须懂得黄金比例,
他又开始研究工程和机械设计,
于是他成了当时最牛的发明家。
…………
就这样,他开始了漫长的跨界,
最后还成了雕刻家、建筑师、音乐家、数学家、地质学家、植物学家和作家。
正是因为不断地跨界和融通,
达 · 芬奇才成了史上最牛画家。


说了这么多,
我其实就是想说:
在当今这个时代,
你要想在某领域取得大成就,
往往需要先成为 T 字型人才。
"T" 字的那一竖,
代表你沉潜研究的垂直领域。
"T" 字的那一横,
代表你必须得重视跨界学习。
也就是说:
你得先沉潜研究某垂直领域,
在垂直领域达到专业层级后,
则需要进行跨界学习,
这样才能在垂直领域更上一层楼。
所谓跨界学习,
就是不局限于自己研究的垂直领域,
多去接触一些相近乃至相反的领域,
此为 " 触类 ";
当你对别的领域有所涉猎后,
便多了一种思维方式,
或借鉴,或迁移,
此为 " 旁通 "。
正所谓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作家余秋雨讲过一个故事。
上大学的时候,他去图书馆借书。
一位老图书管理员告诉他:
" 我只要看一个学生的借书卡,
就可以预测这个学生的前途,
基本八九不离十。"
这是他几十年观察学生得出的结论:
" 一个未来有大前途的人,
第一,喜欢研读很多学科专业好书。
第二,还喜欢跨学科研读经典好书。"
这话是什么意思?
就是说如果我们只钻一门学科,
钻到一定深度,
往往就会遭遇瓶颈,
而打破这个瓶颈,
往往需要触类旁通。
最牛的物理学家牛顿和爱因斯坦,
之所以能取得大成就,
就因为善于触类旁通。
爱因斯坦死的时候,
念叨的不是相对论,
而是 " 我再也不能欣赏莫扎特了 "。
大家可能都知道一句话:
" 物理的尽头是数学,数学的尽头是哲学,哲学的尽头是神学。"
这话是什么意思?
就是说要想在一个领域取得大的成功,
往往需要从另一个领域进行跨界融通。
自古牛人,莫不如此。
来源:拾遗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这是一种鼓励!你懂的~

×

打赏支付方式:

打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顶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