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803

主题

0

好友

2306

积分

金牌会员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2-7 18:54:5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题记:“白马涌泉”是儋州古八景,相传有东汉马伏波率师南征到此,兵马饥渴,将军所乘白马用蹄踹沙得泉故而得名“伏波井”。此井,到底是后汉马援还是前汉路博德伏波将军留下的古迹?史上一直有争论。前有北宋苏轼后有当代郭沫若,都留下疑问的文章与诗句。然而,南宋却有一位寓儋名士,咏了一首诗,第一个认定此井遗址是马伏波足址,请看背景……
——————————
文图|刚峰

最早记载“白马井”这段历史的史志,是一本据说是隋唐时期的海南方志《抱驿都旧志》,载有“适渴,其白马嘶啖(dàn)跑沙得泉”的相关内容。
抱驿都是个驿站也是个地名,位于现在儋州的洋浦三都一带。








可惜,这本志早已散佚了,后人引用这句话,也没有明确此白马是谁的坐骑。但是,海南至今保存最完整最早的一本史志,明朝的《琼台正德志.山川卷》中却称:“后伏波将军乘白马跑沙得泉,因为井,去海涛才四十五步,其味清,乡人于井上立伏波庙。”明朝乡贤唐胄,为何敢肯定是后汉马伏波留下古迹,最关键的证据是他志书中收录宋朝寓儋名士许康民咏《白马井》的一首诗,诗云:
矍铄平生善用兵,论他薏苡得贪名。
不因渴骥遗踪在,谁识将军到底清。
这首诗主题,的确咏的是马伏波。诗中所用“矍铄”一词,典故却正是来自《后汉书·马援传》中的:“矍铄哉,是翁也”。此诗,用“渴骥遗踪在”,确定了此井马伏波抚定珠崖留下的遗址。同时,对马援晚年被谤,蒙受“薏苡”明珠之冤屈死而不平。
































然而,这个许康民是谁?又有什么故事背景?
有关许康民,唐胄在史志中说:“康民字廷惠,福建泉州人,从其父许珏游,久寓儋,居城东。其父珏寓儋,年九十多岁,精于《易》、《书》,论灾祥有验,苏东坡与谈论,往来甚密,每以醴饮,苏曾有赋赠,称'泉人许生'是也。”。原来,这位康民兄是苏东坡谪儋好友许珏的儿子。
苏东坡是以“琼州别驾”的虚衔,贬昌化军(今儋州市中和镇),安置时间是在北宋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那么许康民写这首诗时显然是在东坡贬儋州之后。苏轼在儋州写了一百多首诗,海南很多景点都有写过,却唯独没有吟咏过白马井,为何?
因为他也没有搞清楚,此井是前汉还是后汉伏波将军所为。证据就在东坡兄写的《伏波将军庙碑》文章里。这篇雄文,以石碑的形式,现在还立在白马井与海口龙歧村的伏波庙及中和镇宁济寺中。

























但是,东坡的这篇碑文,不是在儋州写,也不是在海口写的,却是在海的对岸徐闻的伏波中庙所作的。
史载,北宋绍圣四年(1097年)七月,苏轼贬琼前,路过雷州半岛的徐闻县时备下祭品,到伏波庙里祭拜,祈求两位先灵保佑自己平安渡海。抵达儋州后,也去白马井拜过庙,想不到三年后,果然遇赦能够平安北返。于是,在途经府城时,他特地到龙岐村的两伏波庙拜谢,祈求先灵保佑自己再次平安渡海。抵达徐闻县后,他立即到伏波庙再次答谢先灵的保佑之恩,并激动地写下这篇著名的《伏波将军庙碑》文。明清以后,琼州领导派人抄录并碑立于庙门,这就是东坡碑文立在海南伏波庙中的来历。
























苏东坡的《伏波将军庙碑》文中第一句就盛赞:“汉有两伏波,皆有功德于岭南之民”。然后,话锋一转,儋州遗留“白马涌泉”等古迹,到底是路伏波或马伏波留下的?他说:“前伏波,邳离路侯也;后伏波,新息马侯也。……两伏波庙食于岭南者,均也。古今所传,莫能定一。”
正是因为苏东坡对古迹“莫能定一”,所以,他没写白马井诗句;所以,才有郭沫若后面一首疑问诗句问世。
1962年2月10日郭沫若考察海南特意到了白马井后说:“可断定伏波将军确曾前来儋耳。唯不知系路伏波抑马伏波耳。”并作诗曰:“古今音变字传讹,白马应知即伏波。有井有祠思永在,邳离新息并功多。”。
























老郭在诗序中说:“白马井”一名最初应作“伏波井”。古代没有轻唇音,“伏”字读如“白”字,“波”字音近“马”,后来“伏波井”讹误成“白马井”,并流传了下来。因此,老郭还推测,与“白马井”有关古迹不一定是被封为“新息侯”的马援,也可能是西汉时平定南越国受封“邳离侯”的伏波将军路博德。
老郭的这首诗写的一般,不仅解读“白马井”名称的由来观点抄袭苏东坡了无新意,而且才情平平。儋州的“伏波井”真是讹误成“白马井”的音译吗?









还是回到《正德琼台志》,来看看那段历史往昔。
唐胄收录许康民这首诗的史据,是南宋中期的一部地理总志《舆地纪胜》,作者是王象之。书中第125卷中收录南宋贬儋名臣折彦质一首《湛然庵》诗,其注解中顺便提到了这位许康民。
折彦质是谁?他乃是南宋著名的抗金名将,想不到《舆地纪胜》这本书,却为我们揭开了一段隐匿在儋州历史云烟中人文精髓。








折彦质,字仲古,崇宁时进士。祖籍云中(今山西大同),徙河西府州(今陕西府谷),折家乃世代名门,可谓是宋朝的“西北长城”。折彦质的七世祖折德乃一代名将,其女就是《杨家将演义》中著名的佘(折)老太君。可惜的是,这位文武兼备的名门望族之后,因曾是宰相李纲部下,领军抗金,战事失利后被小人陷害,于建炎元年(1127年)六月乙酉再被“责授散官,昌化军(今海南儋州)安置”。《舆地纪胜》收录折彦质一些诗文注解中,我们才知道他在儋州南贬几年生活中,与许康民等交往的一曲佳话。
“康民字廷惠,福建泉州人,从其父许珏游,久寓儋,居城东。其父珏寓儋,年九十多岁,精于《易》、《书》,论灾祥有验,苏东坡与谈论,往来甚密,每以醴饮,苏曾有赋赠,称'泉人许生'是也。康民宋高宗建炎间于大江桥建"湛然庵"以居,与枢密折彦质等效司马光真率会为乡约,五日一集,太守李行中与焉。后彦质获归,有诗留别(见折彦质《湛然庵》诗及注)。”。










原来许康民的父许珏,为流寓儋州名士,“精于《易》书,论灾祥有验”,且与苏轼交游甚多。许康民跟随父亲久居儋州城东,在建炎年间“于大江桥建湛然庵以居”为当地名士。李行中则是绍兴年间昌化军知军。抗金名将折彦质到达儋州后,因报国无门以及身处蛮荒之地,心情抑郁。但是他很快找到寓儋名士许康民、知军李行中以及当地占卜大师王六公等朋友。他们像当年司马光处于人生低谷时期一样,约定每五天聚会一次,游山玩水,写诗作赋,饮酒作乐,从而使平淡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折彦质在离儋州北返时,非常感念在他人生低谷时期相伴朋友们,分别赠诗。其中就写有《留别许廷惠》亦《湛然庵》这首诗。诗曰:架空作屋审容滕,中有道人能湛然。门外红尘虽扰扰,枕边清梦自翩翩。君如海燕时须到,我似江鸥日又迁。回首石桥桥上月,与谁同赏第三年。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儋州寓民许康民,写了一首回赠之诗。他借白马井古迹,用马援一生英勇无比却最后被小人构陷冤屈而死的历史典故,鼓励折彦质,不能因受馋言而失志,而应该向马伏波将军一样,马革裹尸无所畏惧。诗中最后以“谁识将军到底清”来结尾,表达,天下人最终会知道将军的清白来展现朋友之间的无比信任与友情。
这就是史上最早定论,儋州白马井是后汉马伏波遗留下的古迹,一首诗背景的全部来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这是一种鼓励!你懂的~

×

打赏支付方式:

打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26

主题

0

好友

2479

积分

金牌会员

沙发
发表于 2020-2-7 19:07:16 |只看该作者
#刚峰走儋州#题记:“白马涌泉”是儋州古八景,相传有东汉马伏波率师南征到此,兵马饥渴,将军所乘白马用蹄踹沙得泉故而得名“伏波井”。此井,到底是后汉马援还是前汉路博德伏波将军留下的古迹?史上一直有争论。前有北宋苏轼后有当代郭沫若,都留下疑问的文章与诗句。然而,南宋却有一位寓儋名士,咏了一首诗,第一个认定此井遗址是马伏波遗址,请看背景……#跨年去旅行#@头条旅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35

主题

0

好友

1189

积分

金牌会员

板凳
发表于 2020-2-7 19:18:54 |只看该作者
折彦质是谁?他乃是南宋著名的抗金名将,想不到《舆地纪胜》这本书,却为我们揭开了一段隐匿在儋州历史云烟中人文精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03

主题

0

好友

2318

积分

金牌会员

地板
发表于 2020-2-7 19:31:20 |只看该作者
@这里是儋州@红宝梦@海南岛故事@冰凉小雨@阿韬探古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0

主题

0

好友

1190

积分

金牌会员

5#
发表于 2020-2-7 19:43:20 |只看该作者
原来儋州白马井是后汉马伏波遗留下的古迹![赞][玫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26

主题

0

好友

2431

积分

金牌会员

6#
发表于 2020-2-7 19:54:31 |只看该作者
是西汉与东汉。不是前汉后汉,前汉在东晋,后汉在五代十国,不要混为一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顶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