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784

主题

0

好友

2356

积分

金牌会员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3 02:50:0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韩启德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在 " 医学与人文高峰论坛 " 上的演讲中他曾说到:
" 我并不提倡健康人做癌症筛查,因为早期筛查出癌症后,其实死亡率也并没有降低,这样的检查其实意义真的不大。"
这与我们大众一向的想法完全是背道而驰,以往我们一直认为,癌症应该早发现,早治疗,因为早治疗的效果好,生存率高。
为什么韩院士不建议普通人做癌症筛查呢?
一起来看看韩院士的依据。
癌症发病率节节攀升
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韩启德院士列举了很多的数据。其中有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数据:
从 1990 年到 2013 年,我国癌症新发的病例数增加了 81%,肺癌的发病人数,从每年的 26.2 万,增加到了 59.4 万;乳腺癌从 9.8 万,增加至 26.6 万,增加近 2 倍;而前列腺癌增到了 5 倍。
癌症发病率增加的如此之多,与生活方式改变,环境恶化,人口老龄化都有关系。
韩启德认为,癌症发病率增加还可能与癌症筛查的普及有关系,在很多的情况下,我们发现了更多的没有任何症状,进展缓慢,或者不会增长的 " 懒癌 "。


癌症可以分为三类,有的癌症可以自愈
韩启德院士认为,根据癌症的发展速度和预后情况,癌症可以分为三类,有的癌症有可能会自己 " 消失 "。
第一种,快速发展型:肿瘤发展的速度极快,体检没有用,查不出来,例如胰腺癌,食管癌。
第二种,渐进型:癌症发展较为缓慢,慢慢从小变大,早期发现,做手术后可以达到治愈。例如结肠癌,宫颈癌,筛查效果好。
第三种,自愈型:这种癌症发展非常缓慢,或者没有变化,甚至是自动消失。这些癌症,早期筛查出来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因为发展特别缓慢,甚至有自愈的可能,发现后,是否需要早期手术切除,就变得有争议了。
我们需要重新定义癌症
韩院士认为,我们应该要重新看待癌症:
第一,消除人们心理和身体上的恐惧和负担。
第二,避免过度诊断和过度治疗。对早期发现的癌症,不能简单的采取 " 宁可错杀一百,也不放过一人 " 的态度。
韩院士的最终观点,他认为:" 不建议每个人都做普遍的癌症筛查,而是根据自己的症状,有针对性的检查。避免过度检查和过度治疗 "。
对于普通百姓,与其作普遍的癌症筛查,不如改变生活方式,改变不良的习惯,对于健康更加有益。


这就是韩启德院士的观点。虽然不是每个业内人士都赞成这样的观点,但听上去也有一定的道理。
全民普查癌症确实是劳民伤财,健康生活比癌症普查更重要,大家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有针对性的做癌症筛查。
例如:
乙肝患者,需要定期查 AFP 和肝脏彩超,预防肝癌;
有结肠息肉病史的患者,需要定期查肠镜,预防肠癌。
而不是所有的癌症检查都做一遍,这属于过度检查,过度治疗。
作者:曾医生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樊丽萍
来源:普外科曾医生 微信号


这是一种鼓励!你懂的~

×

打赏支付方式:

打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顶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