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251

主题

0

好友

582

积分

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20-7-9 17:25:32 |显示全部楼层


2020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云端峰会开幕前一天,姚期智现身黄浦江畔,出席西岸国际人工智能中心(AI Tower)的全球推介,他领衔的上海期智研究院已经入驻这幢高 200 米的 " 人工智能塔 "。
第二天,他又现身 AI 大会开幕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会上,这位身兼唯一的华人图灵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长等多个身份的人工智能领域权威专家,提出了人工智能理论发展的三个新方向。
今年 5 月,姚期智曾接受解放日报 · 上观新闻记者书面专访,期间提到的部分规划将在今年人工智能大会期间有所显现。7 月 8 日,在 AI Tower 5 层名为 "AI Hub" 的创新孵化中心内,期智研究院三位核心研究员高鸣宇、于洋、袁洋也接受了解放日报 · 上观新闻专访。为何在上海开设研究院?上海的产业环境、科研环境乃至生活环境,能为一家专注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的机构带来哪些帮助?这些问题,都有了明确答案。


西岸国际人工智能中心全球推介启动仪式,前排右起第三位为姚期智
看好上海成为交叉计算科学中心
今年 1 月,上海期智研究院、上海树图区块链研究院同时揭牌,落户徐汇区滨江。两家专注于基础研究的新型研发机构分别由姚期智和他的学生龙凡领衔组建,将提升上海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区块链等领域的科技创新策源功能。
解放日报 · 上观新闻:成立上海期智研究院后,研究院在上海有哪些目标?
姚期智:任务部署方面,初期研究领域包括人工智能、现代密码学、高性能计算系统、量子计算及量子人工智能、物理器件与计算五个主要方向。后期随着研究院的逐步发展,将根据国际前沿研究态势进行动态调整,我们会及时把有前景、有价值的最新研究方向纳入研究范围,始终保持研究院的创新活力和产出效率。
在产学研合作方面,我们将密切关注相关产业的发展状况,适时搭建交融平台,组织学术交流,也将积极寻求与上海乃至长三角各高校、企业的合作,鼓励研究成果的孵化转化。
上海已经将人工智能作为重点发展的领域之一,我认为,上海尤其需要在前沿交叉研究和基础研究方面有所作为。目前,国外顶尖的科研中心里,交叉科学融合创新已逐渐成为常态。上海期智研究院也将向这一方向发展,作为一个跨领域、跨院校的中立性交叉研究平台,汇聚、培养国际一流研究人才,使上海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交叉计算科学中心之一。


西岸国际人工智能中心
解放日报 · 上观新闻:为何要在上海设立研究院?与国内其他城市比较,上海发展人工智能有哪些优势要牢牢把握?
姚期智:之所以在上海建立研究院,主要是看重上海在全球创新网络中的自身定位和发展空间,包括人才基础、城市文化、政府决心等。上海的产业基础和发展愿景也是其中一项重要的考虑因素。
人工智能是一个刚刚起步,但发展十分迅速的领域。中国人口规模大、产业生态丰富、信息化程度好,对人工智能的发展十分有利,而且国家十分重视人工智能。虽然产业发展刚起步不久,但总体上发展是不错的。
不过,人工智能的深入发展需要有强大的基础研究,来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理论和核心技术,还需要培养一批又一批的一流人才,我们在这些方面还比较薄弱。上海作为长三角区域的核心城市,有很好的信息产业基础,也有人才优势、教育优势,相信能在智能时代的推进过程中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


AI Tower 入驻企业
像费孝通那样做 " 浸润式 " 研究
上海期智研究院已入驻徐汇滨江西岸国际人工智能中心(AI Tower)40-41 层。到今年年底,这里的研究及相关人员将达到 250 名,成为浦江两岸智慧浓度最高的地点之一。
解放日报 · 上观新闻:研究院落户上海,尤其是入驻位于市中心的 AI Tower,上海的产业环境、科研环境乃至生活工作环境,对研究院展开基础研究、前沿研究有哪些帮助?
于洋(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助理教授,研究领域包括算法经济、计算能源经济学、计算生态和环境管理、能源环境和生态的大数据分析、优化运):第四次工业革命以来,前沿科研发展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即一些重大问题、根本性问题和前沿问题的研究,是蕴含在商业等前沿实践中完成的。
很多美国名校的教授暑期都会到大公司去任职或是调研,相较企业的研究人员更关心当下是否能获取更多利润,或是 5-10 年内什么技术可以转化成利润,这些教授们的关注点则是从当下的实践中看到前沿发展方向,看看人类的未来会遇到哪些问题。
就像费孝通先生当年写《江村经济》时需要深入农村调研,我们今天的科学研究也要时时刻刻 " 身在其中 ",即通过一个浸润的研究模式去探索前沿商业和产业。国家一直强调人工智能赋能实体经济增长,其实,实体经济的运行和增长,尤其是被人工智能赋能的过程,也在反过来赋能人工智能的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这是一个双向赋能的过程。
研究院来到 AI 大厦,在这个嵌入式的环境中,可以与企业、其他研发机构产生双向信息流动,这对我们的研究是非常有帮助的。


AI Tower5 楼,AI Hub 创新孵化中心,为企业人员、科学家们提供交流平台
高鸣宇(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助理教授,研究领域包括计算机系统与体系结构,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计算系统架构,硬件系统安全):从交叉学科研究来看,人工智能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其实是很重要的。我们也希望能超脱出计算机学科、人工智能学科本身的视野,看到当下其他领域里有什么场景、什么问题可以被 AI、被计算机科学更好地解决,或是在原有的传统做法上更行之有效。
在上海,我们除了关注 AI、计算机科学外,上海的优势领域比如金融、芯片等产业也都是我们的关注对象。
思考 30 年后人类将提出的问题
解放日报 · 上观新闻:AI Tower 有很多人工智能企业,研究院入驻大楼,是否会与企业在成果转化和应用端增加互动?
袁洋(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助理教授,研究领域包括机器学习理论,优化理论,机器学习算法):我们现在首先侧重基础理论研究,即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分析和算法。有一点需要说明,研究院研究的 " 算法 " 与科技公司使用的 " 算法 ",两者是不同的概念。
比如蒸汽机是由瓦特发明的,但是背后的原理是基于牛顿经典力学。因此,哪怕后人发明出了更高级的蒸汽机,也只相当于有了更新的 " 算法 ",而如何深刻理解、摸索出蒸汽机的运行规律,设计出更好的 " 算法 ",这些都源自于牛顿力学,我们就相当于在研究牛顿力学。
于洋:五到十年内能预估、解决的问题,其实并非顶尖大学或是期智研究院这样的机构要思考的问题。我们需要思考的是二、三十年后,人类应该提出怎样的问题,这才是基础研究、前沿研究该去做的。5 年、10 年内能解决的问题,可以交给阿里、华为、腾讯这些有研发能力的企业去研究。
我们的研究要提出的是到 2040、2050 年,那个时候的人类应该问出什么样的问题、回答什么样的问题。用技术进步赋能经济增长,前提是需要一个完整的生态,从基础研究、前沿研究到时政研究,有一个完整的体系。基础研究的知识外溢应该是一个自然转化的过程,而不是刻意地追求所有研究成果都必须转化。


徐汇滨江,上海西岸
解放日报 · 上观新闻:人们现在很关注密码和个人信息的安全,期智研究院关于密码学的研究是否能解决这些担忧?
高鸣宇:谈到人工智能算法,绝大多数情况下大家都很关注如何把算法做得更精确、效果更加好,但是并非所有人都能关注原始数据的保护是否做得很好。比如你进入大楼需要人脸识别,但是影像上传的过程是否安全,图片是否被外泄,这些需要提供技术的企业用很负责的态度去保护。
目前密码学主要考虑的问题,也是安全计算领域比较经典的理论,即如何在既能保护数据隐私性和权限的情况下,还能够在这一数据中进行计算。这其实是非常矛盾的两个方面:一方面,你要让对方看到你的数据才能展开计算;另一方面,你又出于安全考虑,不想让对方看到你的数据。
姚期智院士是最早提出多方安全计算概念的科学家。假如有三方、四方需要共享数据,多方安全计算能保证大家在贡献自己的数据、人工智能算法模型的同时,又相互看不到彼此的数据,将原始的用户数据保护起来。从人工智能学习角度来说,这是类似于比联邦学习更具安全性的方法。联邦学习是普通算法与多方安全计算的一个折中,安全性没有那么强,但却能比较快速地在实际中使用,效率比较高。
现在期智研究院在上海展开安全计算、密码学的研究,就是希望在密码安全性上做到更强的保证,同时克服目前算法遇到的速度和性能瓶颈,做到既安全又有效率。
栏目主编:王志彦 本文作者:舒抒 文字编辑:舒抒 题图来源:沈阳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顶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