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267

主题

0

好友

833

积分

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21-6-17 20:39:10 |显示全部楼层
6 月 17 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邀请了五位来自国铁集团的优秀基层党员代表,围绕 " 中国铁路的先锋力量 " 主题进行交流。他们分别是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格尔木工务段望昆线路养护车间党支部书记于本蕃,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济南机务段济南动车车间动车组司机薛军,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南京站 "158" 雷锋服务站客运值班员兼党支部书记黄吉莉,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百色工务段百色线路车间百色线路工区工长兼党支部书记汪伯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机车车辆研究所牵引制动研究室主任兼党支部书记黄金。
在见面会上,这五名铁路系统的党员代表,每人都带来了一件物品。照片、模型、驾照……这些东西的背后,是中国铁路飞速发展的缩影,也是一代代铁路人坚守初心,不忘使命的见证。
于本蕃:在生命禁区唐古拉坚守 12 年
2003 年,于本蕃从铁路院校毕业后便来到青藏铁路工作,2006 年,青藏铁路格拉段开通运营前夕,他主动报名来到唐古拉。这里平均海拔 4800 米,最高达 5072 米,是世界铁路海拔最高点。唐古拉高寒缺氧,常年风雪,极端气温能达到零下 40 摄氏度,含氧量仅为平原的 45%,一次感冒或超负荷的体力劳动,都有可能诱发脑水肿、肺水肿,严重时威胁生命。


▲于本蕃
在这段 " 离天空最近 " 的生命禁区,于本蕃坚守了 12 个年头。于本蕃带领着职工担负起青藏铁路全线海拔最高、自然条件最差、灾害最多的冻土线路养护任务。他坚持标准化、精细化、零误差,对轨道上的连接螺栓逐个检查,平均每日徒步检查测量近 10 公里,15 年下来行走 2 万余公里。
" 青藏铁路的建成运营,不仅是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一个奇迹,也成为了沿线各族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幸福线、生命线、团结线。" 在见面会上,于本蕃展示了一张照片,照片的拍摄地点在青藏线格拉段不冻泉火车站附近,是他们工区所在的地方。照片的拍摄季节是 5 到 6 月份,山上还下着大雪。但在铁路线路不远处,一群藏羚羊正在悠闲地觅食。
" 这充分反映了青藏铁路线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发展理念。"
薛军:七本火车驾照,见证中国铁路高速发展
薛军是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济南机务段的一名动车组司机,也是一名有着 23 年党龄的共产党员。在火车司机岗位工作了 37 年,驾驶过前进、东风、韶山、和谐号、复兴号等 29 种车型,累计值乘 7100 趟,安全行驶 400 万公里,运送旅客 1000 多万人次。


▲薛军
" 开最好的火车,做最好的火车司机,是我参加工作第一天给自己定下的目标。" 在见面会上,薛军给大家展示了用 30 多年考取的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动车组四种车型七本不同速度等级的火车驾照。从驾驶时速 40 公里的蒸汽机车到时速 350 公里的复兴号高铁列车,薛军驾驶过 29 种车型,安全走行 400 万公里。
这七本驾照见证了他的铁路职业生涯,也是铁路快速发展的真实写照。" 告别蒸汽机车,我们用了百年时间,从内燃机车到电力机车,再到复兴号,却只用了短短几十年的时间。"
薛军说,铁路机车装备实现了历史性飞跃。以前驾驶蒸汽机车,拼的是体力,如今驾驶复兴号,靠的是智慧。过去蒸汽机车最高时速 60 公里,现在复兴号运营时速达到 350 公里。
黄吉莉:第四代 "158" 雷锋服务站学雷锋领头人
黄吉莉是南京火车站 "158" 雷锋服务站的客运值班员、党支部书记,已经参加工作 17 年了。"158" 谐音 " 义务帮 ",是专为老弱病残孕等重点旅客提供义务服务的站点。从 1968 年的军人母婴候车室,到现在全国首家雷锋服务站,走过了四代人。


▲黄吉莉
在见面会上,她展示了一张 "158" 雷锋服务站四代人的照片。最左边这张照片是第一代学雷锋带头人李慧娟,第二张照片是第二代学雷锋带头人孙燕光,第三张照片是第三代学雷锋的带头人、也是黄吉莉的师父施凤英。如今,黄吉莉成长为 "158" 雷锋服务站第四代学雷锋领头人。
黄吉莉介绍说,半个世纪以来,累计帮扶困难旅客 100 多万余人,收到各类感谢信件 8300 余封,培育出了敬业爱岗、甘当 " 螺丝钉 ";无私奉献、甘当践行者;温暖社会,甘当一团火的 "158" 精神。
" 这 17 年来,留下了我成长的足迹,也见证了祖国的飞速发展和铁路客运的巨大变化。做盲人旅客的眼睛、聋哑旅客的翻译、残疾旅客的拐杖、年老旅客的港湾,让重点旅客出行不再困难。每天我和‘ 158 ’雷锋服务站的姐妹们为重点旅客奔跑于候车室、站台、进出站口,让志愿精神在我们服务站闪光。"
汪伯华:待过八个工区的 " 神奇工长 "
汪伯华是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百色工务段百色线路车间百色线路工区工长兼党支部书记,主要负责南昆铁路维修养护工作。南昆铁路经过百色革命老区,沿途有壮族、布依族、苗族等十多个少数民族,是西南地区老百姓出行的主要通道之一。这条铁路从海拔 80 多米的北部湾海边逐步攀升到云贵高原,相对高差达 2000 多米。沿线地质条件复杂,是典型的山区铁路,维修养护难度大。


▲汪伯华
1993 年,汪伯华来到广西参与修建南昆铁路,1997 年铁路建成通车后,因为沿线需要大量的维修养护人员,于是他选择留下来,前后待了八个工区。这些工区大部分不通公路,到外面买菜都要坐五六个小时的火车,生活条件艰苦。开通初期,线路状态不稳定,汪伯华就和工友们一起攻关整治,后来工区面貌焕然一新。汪伯华笑着说,自己待过的工区都评上了先进工区,大家都亲切地叫他 " 神奇工长 "。
汪伯华说,迈入新时代,中国的铁路维修养护技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经进入了机械化时代。在见面会上,他展示了一台被网友称为 " 大黄蜂 " 的大型捣固机模型,用于线路上重要设备的养护。" 大黄蜂 " 工作时要 4 个人操作,相当于 160 人同时人工作业,效率提高了 40 倍。
黄金:复兴号动车组背后的科技中坚
2010 年,黄金毕业后进入到铁科院工作,正好赶上了中国铁路快速发展的时期,逐渐让他从一个初出茅庐的铁路新兵,成长为一个独挡一面的铁路科研工作者,现在已经是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机车车辆研究所牵引制动研究室主任。


▲黄金
2013 年,黄金进入中国标准动车组研发试验团队,全程经历了复兴号动车组技术条件的制定、技术研究和最后试验验证的工作。见证了复兴号动车组家族的壮大,也见证了中国高铁从追赶者向领跑者的一个不平凡的历程。2016 年,黄金又作为项目负责人,参加了两列中国标准动车组在郑徐高铁以时速 420 公里完成的重联和交会试验。
见面会上,黄金展示了两张两列动车组交会场景的照片,当时他在右手边的动车组上见证了这个重要的时刻。两列动车组以相对时速 840 公里完成平稳的交会,创造了动车组在现有运营环境和条件下的世界最高运行速度。
之后五年时间,黄金先后参加或主持了复兴号相关 20 余项科研项目,完成了 10 余列动车组的试验检测任务,总里程超过了 60 万公里。目前,他正在参与国铁集团的 "CR450 科技创新工程 ",致力于研发新一代复兴号。
红星新闻记者 严雨程 北京报道
编辑 官莉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顶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