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263

主题

0

好友

793

积分

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21-5-3 11:31:56 |显示全部楼层


做孩子的,永远忙于上补习班、参加选拔考试;当家长的,总是在彼此角力,被裹挟着踏上 " 鸡血 " 之路。他们争吵、愤怒、迷茫、焦虑,全都为了 " 成绩 " 二字。
这,就是热播剧《小舍得》所呈现的家庭生活常态。


有观众夸它真实,认为这就是当下中国父母的众生相;也有观众提出批评,认为电视剧 " 贩卖焦虑 ",看得人 " 恐婚恐育 "。


一部影视剧,何以挑起全社会对教育的热议?
近日,在 " 浙江新华 · 钱江晚报 "2020 春风悦读榜颁奖盛典上,钱江晚报 · 小时新闻记者专访了热播电视剧《小舍得》原著作者鲁引弓。
他说:电视剧就像镜子,映照出现实中的自己,映照出我们现在教育的问题是缺失一点善良," 所以,千万不要给这部作品太早地贴上标签,大多数‘怪兽’家长看完都跟我反馈要对孩子温柔一点。"
鲁引弓,浙江省作协副主席,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浙江传媒学院教授,曾任钱江晚报副总编辑,红旗出版社总编辑,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数字采编中心总编辑。著有 " 中国教育四重奏 " 丛书(《小别离》《小欢喜》《小舍得》《小痛爱》)等长篇小说作品。
不是家长喜欢比
是怕孩子跟不上
小时新闻:从《小别离》《小欢喜》到《小舍得》,都正好切中了当下的社会热点和教育痛点,您好像对这类题材特别感兴趣。
鲁引弓:《小别离》改编成电视剧后很受欢迎,我作为作家和其他人不一样的地方是我有一个垂直的受众群,这些受众群会在微博、微信上与我进行互动,有时候会点题。
2016 年 11 月,我看到媒体做了一个课外补习班的连续报道,于是在朋友圈随便转发了一下,没想到收获了不少家长的点赞和跟帖。有很多人说:
" 鲁老师写写小升初吧 "
" 写写我们怎么补课 "
" 写写我们的苦 "
" 写写我们这种怪兽家长 " ……
不仅是我们国内的家长,还有很多海外的华人家长,范围如此之广令我吃惊。


既然有人给我直接点题,我就会有意识地去注意生活中补习的现象,比如写字楼上补习班的招生信息,晚上穿墙而出的家长管小孩子做作业的声音,还有跟我互动的家长会特别带我去补习班卧底。
我也会采访很多家长,我记得有一位上海的家长在地铁里给我打了一个小时的电话,她讲她孩子补课的情绪是破土而出,深深地感染到我。其实,我之前写的小说是职场、房地产题材,教育是集中这一段写得比较多,所以是教育题材拥抱了我,不是我主动找它。


小时新闻:在您在前期的调研中,有什么事让您触动比较大?
鲁引弓:我记得有位小学老师跟我说,现在幼儿园上来的孩子白纸一张的很少,有些一年级的孩子都学到四五年级了。没学过的孩子,大部分是跟不上的,因为小朋友如果学过了,是坐不住的,那无形中老师讲课的速度就会加快。这就是教育生态的问题——没学过的孩子会觉得我是不是比别人笨,他们不知道别人在外边补课,这就摧毁了他们的自信。所以,不是家长一定要冲在最前面或是家长之间喜欢攀比,而是怕孩子跟不上。


我记得有位家长说,如果不给孩子补课,她怕孩子长大了会埋怨自己," 妈妈你该管我的时候没管我,那时候我啥也不懂。" 但人性都是矛盾的,每给孩子加一门课,家长心里都是很痛的。还有一点我比较吃惊,我去问小朋友都补几门课,以为他们会诉苦,没想到十个小朋友有七八个挺高兴的告诉我 " 补三四门 "。这个时候你真的会心生怜悯,因为小朋友都认了,他们都习以为常了,可你能想象我们未来的一代是补课刷题的一代吗?


南俪过度了
就变成田雨岚
小时新闻:作品中南俪和田雨岚是两个极端,您更认同哪个教育方式?
鲁引弓:我的价值观,和作品没关系。我写这个小说的时候,身份是调查记者,因为全民小孩集体补课,以前我们(这一代人)没有碰到过。之所以《小舍得》引发热议,一个是涉及千家万户,因为孩子是我们的未来,教育话题实际上就是一个关于未来的话题;二是因为这是个新现象,说明教育生态发展很快,家长的经验跟不上了。
以前我们可能觉得补课是教育资源稀缺的一种恐慌。不是的,以前教育资源也没有现在好嘛,也没见这么补啊,为什么现在弄成人人都要补课了呢?我心中的健康教育是适度的、从容的。我们的成长是未完成的,并不是说我们走上社会之后就不需要学习了,人永远在成长,永远在学习。既然有这个观念,那我今晚的作业没完成又怎样呢?不需要对孩子这么焦虑。


小时新闻:田雨岚这个角色让人又爱又恨," 她 " 是虚构的吗?
鲁引弓:我在创作中 80-90% 都是真实的,所以无论南俪还是田雨岚,都不是虚构的,她们都是有原型的。" 南俪 " 的原型是位媒体高管,挺佛系的,不是焦虑型的家长,但就这样一个女性,最终还是把小孩送进了补习班。田雨岚有一半是来自南俪这个原型。所以,田雨岚不是一个人,她是好多个人,她可能就是南俪,南俪过度了,就变成田雨岚,这才真实,并不是说她们两个人天生一个着急,一个佛系,生活中没有这样的人。


小时新闻:有部分观众觉得这部作品在贩卖焦虑,甚至让人恐婚恐育,您怎么看?
鲁引弓:所谓贩卖焦虑,都是博眼球的说法,真正当过家长的,她们知道电视上演的都是假的。有什么好焦虑的?她现实中报不上一个补习班才是真的焦虑,家长群里的一句话都能引爆她的焦虑。公交站台的广告你注意到了吗?编程课从 4 岁就开始学了,这个比电视剧更焦虑吧。你说贩卖焦虑也好,恐婚恐育也罢,这部作品一定让大家在 " 得失 " 之间做了思考,他们一定比不知道要好。艺术的价值就是让我们面对这样的焦虑,化解心里的焦虑。你看到南俪慢慢变成田雨岚,觉得这是荒谬的,你就应该有准备啊,没有准备就会恐慌。
看破一份荒谬
得到一份暖
小时新闻:您作为原著作者,会给电视剧改编一些建议和意见吗?
鲁引弓:我经常会和剧方有一些讨论,在我这个层面主要是梳理人物的逻辑,以及升华出哪些温暖的东西,这个可能我们做过媒体的有这个能力。因为生活中表象那么多,全是一地鸡毛的堆砌,它就不是个艺术品。现代人生活得很纠结,打开电视还是这些,观众不要看的,归根到底还是要升华让人暖一下的东西。
小时新闻:您想传递什么暖的东西?
鲁引弓:这个电视剧呈现的东西很荒诞,因为生活中不可能戏剧性这么集中。它让你看到荒谬之后,还能让你得到一份暖,因为你看破它了。像我们为什么看电视剧看小说,是因为我们通过别人的生活,把自己不可能过的生活过了一遍。我们以阅读的方式体验他人的生活、智慧、犹豫、彷徨,去修炼我们的内心。我们可能觉得一本书一部剧一首歌没什么用,改变不了什么,但你考虑了得失之间,社会就改变了。比如有位家长跟我说,她管孩子的时候脾气很不好,后来得了焦虑症。但看了《小舍得》,看到田雨岚这样极端的母亲,你在管孩子的过程中,心里一定有那么一点东西和以前不一样了——这个东西就是心底的一念温柔,你就不会那么失控。




小时新闻:您目前得到了家长什么反馈?
鲁引弓:太多家长跟我反馈要对孩子善良温柔,不应该做怪兽家长,电视剧让他们和自己的生活对应了。你看到田雨岚的着急和荒谬,发现自己所做的是不适度的教育,你就改变了。所以说千万不要(给作品)贴标签,电视剧就是镜子,映照你自己,映照出我们现在的教育问题就是缺失一点善良和温柔。
小时新闻:您为什么喜欢用 " 小 " 来做书名?
鲁引弓:是希望我们能在大时代做个勇敢的小人物。别以为做个小人物很容易,别以为不跟别人比就能活得自在,要在这样的生态环境活出佛系,需要更强大的心理,更勇敢的精神。
看了《小舍得》
你是焦虑还是释然?
你身边也有 " 田雨岚 " 式家长吗?
栏目主编:顾万全 本文作者:钱江晚报 文字编辑:杨蓉 题图来源:片方宣传照 图片编辑:邵竞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顶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