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245

主题

0

好友

593

积分

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21-3-15 13:55:17 |显示全部楼层


3 月 16 日,是连环画泰斗贺友直先生逝世五周年的日子。3 月 13 日,由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中华艺术宫主办,上海海派连环画中心等单位联合承办的 " 我自民间来——纪念贺友直先生逝世五周年座谈会 " 在沪举行。
从《山乡巨变》到《小二黑结婚》《李双双》,贺友直的连环画曾陪伴几代中国读者。他的 " 贺式线描风格 " 也成为公认的艺术风格。
" 无论人品、画品,还是作品,贺老都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座谈会上,人们再次深情缅怀贺友直,追忆他的艺术人生。
坚持用 " 中国线描 " 耕耘画坛
" 他是一个画画认真、性格率真、为人本真的艺术家。" 上海美术家协会主席郑辛遥用 3 个 " 真 " 来形容贺友直," 贺老的连环画,绝非一般意义上的‘小人书’,而是一个时代的文化记忆。"
郑辛遥与贺老的缘分始于上世纪 80 年代。俩人是忘年交,也因为工作的缘故,一直保持着联系。每次见面,贺友直会亲切地用带宁波腔的上海话叫郑辛遥 " 小阿弟 "。
郑辛遥曾担任新民晚报《漫画世界》的编辑工作。他回忆:"1985 年,新民晚报社创办《漫画世界》,第一个专栏是《出洋相》,贺老画了在外国的有趣见闻。1995 年,贺老开设‘自说自画’专栏,1996 年起又画了‘老上海三百六十行’。一图一文,得到漫画家和读者的好评。"
《老上海三百六十行》是贺友直晚年的精品力作,文字有趣、人物生动、场景精妙、线条耐看。这些风俗画作品深受读者的好评。郑辛遥说:" 上世纪 90 年代,连环画市场低迷,连环画画家纷纷转画中国画,但贺老仍坚持用‘中国线描’形式努力耕耘,勤奋创作,将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线描技艺发挥得淋漓尽致。"
郑辛遥对《老上海三百六十行》中的 " 上海浴室 " 印象特别深刻," 擦背师傅为顾客‘捏脚’神态非常到位;还有一幅《老酒店》,店门口挂满各种腌腊制品:鱼干、腊鸡、腊鸭,店门口卖‘清水大闸蟹’,店堂内外顾客盈门,煞是热闹。后来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汇编成册,请华君武先生写序,华老用‘目光如炬,观察人间万物’来称赞。"
" 贺先生在多年的创作实践中总结出三句话:从生活中捕捉灵感,从传统中寻找语言,从创作中发现自己。今天,这三句话仍值得回味三思,仍可指导我们的艺术创作。" 郑辛遥说。
即便能入史,也大可不必陶醉
贺友直对后辈的扶持和信任也让郑辛遥铭记在心。2012 年,郑辛遥的《智慧快餐》漫画专栏 20 周年办展,贺友直为展览题词。" 大小由之,漫有意思一一读小阿弟辛遥画作感悟,九一老叟友直 " 题词充满贺氏风格。" 这是一位前辈画家对后辈的厚爱和鼓励。"
上海硬笔画研究会会长、解放日报社美术编辑部原主任张安朴回忆,"1999 年岁尾,解放日报的一次活动上,我与贺老说起一本美术杂志有一篇文章称贺老是一位在美术史上绕不过去的大画家。贺老要我把这篇文章复印后送他一阅,然后给我回了信。信中,贺老写道:能否入史,不是由谁说了算,是由历史来定的。即便能入史,也大可不必陶醉。"


" 贺友直走了,但大师留下的精湛的艺术和可贵的品格是永恒的。" 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连环画传承人范生福追忆贺老," 贺老为《富春江画报》创作过很多连环画作品,他在收到稿费后,给编辑庭樵写信说:‘稿费收到,太优厚,估计是出于照顾,编辑部的好意,表示衷心感谢,钱是收下了,心里很不安,以后希望能按照择优录取、按质论价的原则对待我的作品和报酬,我不会故作姿态说漂亮话……’这就是贺友直。"
为人民创作,把作品留给人民
作为中国连环画泰斗级人物,贺友直对中国连环画和线描艺术的创作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始终坚持为人民创作的他,对自己的作品归属也致力于 " 为人民所有 "。
" 从 1996 年起,贺友直先生和他的夫人谢慧剑女士一起,多次把重量级作品总计 2000 多件捐赠给了上海美术馆,也就是今天的中华艺术宫。"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金雷说。


这些作品极大地丰富了中华艺术宫的收藏体系,也使得中华艺术宫成为新中国连环画最重要、最权威的国有美术收藏机构之一。中华艺术宫馆长沈捷表示," 贺老捐赠的作品占了我馆连环画种类的半壁江山,这些作品涵盖了他的重要作品、代表作品,是艺术家的心血和结晶。"
本次座谈会上,谢慧剑向中华艺术宫、上海市美协、上海市动漫行业协会、上海海派连环画中心继续赠送贺友直签章的作品作为收藏。


贺友直的女儿贺小珠说:" 我们遵循了爸爸的遗愿,把他能够给国家的东西,都无偿捐赠了。" 此前,除了捐赠作品给宁波的贺友直纪念馆,家属也整理了一批贺友直的遗留画稿,捐献给了北京画院。
方寸之地展现大千气象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副倪伟说:" 我们这一代人都是看连环画长大的,贺友直在我们心里就是一个大神的存在。" 在倪伟看来,连环画在新中国的所有画种中,可以说是最接地气的,也是最能够体现新中国文化精神的一个画种。" 新中国的文学艺术是为人民服务的,这在雅俗共赏的连环画里体现得最突出。而新中国的连环画达到至今大家都认可的艺术高峰,和包括贺友直先生在内的许多连环画名家的努力分不开。比如贺友直先生在连环画线描艺术上的创新与成就,让连环画的方寸之地展现出大千气象。"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孙晓忠回忆,小时候先读连环画《山乡巨变》,然后才喜欢上了小说《山乡巨变》。"1949 年以后的当代文学,和连环画有互补的作用。" 孙晓忠说," 读过了连环画以后,再去读长篇小说,心中浮现的形象就是贺老画的形象。"
这场座谈会,也是去年推出的 " 人民文艺的创制:连环画与社会主义文化 " 系列讲座中的一场。作为首次有高校学术力量介入连环画研究的系列讲座,3 月 28 日,学者毛尖、朱枫等也将以 " 电影与连环画的双重变奏 " 为主题,通过讲座的方式向贺友直先生致敬,同时也是这一系列讲座的收官。
栏目主编:李君娜 本文作者:李君娜 文字编辑:李君娜 题图来源:主办方提供 图片编辑:苏唯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顶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