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

标题: 15头野象进入昆明,疑云重重。 [打印本页]

作者: guoziyu329422    时间: 2021-6-4 08:34
标题: 15头野象进入昆明,疑云重重。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我
图片来源:网络
作者丨八两
短短几天,
一支特殊的 " 旅行团 " 收获了大量关注,
关于它们的视频和直播火遍了社交平台。
它们就是来自云南的「野象家族」。
[attach]49726[/attach]

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这些天来,它们白天睡觉晚上开逛,
所到之处不但有挖机开路还有水果自助。
大象:" 难道这就是快乐星球?"
[attach]49727[/attach]

[attach]49728[/attach]

图片来源:@紧急呼叫
而这趟自由行也要价不菲,
仅仅 40 多天就造成了 680 万的直接经济损失。
眼下,15 头野象的 " 旅行 " 仍在继续,
但有关它们的谜团却还没有完全解开。
01
到底有多少只象?
看了最近的报道,
大家可能都被大象的数量给绕晕了,
怎么一会儿是 15,一会儿又 16、17?
其实,这并不是它们第一次跟大家见面。
早在去年 3 月,
原本家住勐 [ m ě ng ] 养子保护区的 " 野象家族 "
就从老家西双版纳出发,一路向北,
开始了一场 " 说走就走的旅行 "。
这时大象总共有 16 头。
9 个月后,象群溜达到普洱市墨江县,
" 野象家族 " 喜添新成员,
一头象宝宝出生了。
[attach]49729[/attach]

接下来的日子,
" 野象家族 " 拖儿带女继续一路 " 逛吃 ",
象群中有两头老象,
在抵达玉溪市元江县后,
因为跑到老乡家偷喝了烤酒而脱离了大部队,
酒醒过后开始觉得事情有点不大对劲。
因为以往野生亚洲象
都是在一定范围的几片栖息地循环觅食、迁移。
野象家族之前也是常年旅居
西双版纳和普洱市两地,
这次冷不丁地徒步了近 500 公里,
几乎跨越了半个云南省。
一下子可能把老象也给整懵了。
" 这咋还越走越远了呢,不会是迷路了吧?"
" 咱也不敢说,咱也不敢问呐 "
于是这俩连招呼都没跟头象打直接调头
原路返回普洱墨江了。
[attach]49730[/attach]

这时原先的队伍加上刚出生的小象,
再减去两头自顾自离开的老象,
不多不少刚刚好 15 头。
中途人数一度还曾掉到过 14,
原来 1 头未成年小象因为偷吃 200 斤酒糟醉倒 "
一觉睡过头后和家长走散了。
[attach]49731[/attach]

落单的小象醒来后
不哭不闹也不急着找妈妈,
反而因为家长不在身边干脆放飞了自我,
一会儿在田埂里散步,
一会儿又去水塘里泡澡,
直到它妈找到了它……
一家人才又整整齐齐地出发。
[attach]49732[/attach]

02

为何 " 离家出走 "?
起初有人猜测
可能是头象经验不足迷路了,
但其实它们" 离家出走 " 只是一个缩影
去年 11 月,几乎是北上的同时
另一边名为 " 小缺耳 " 家族的 17 头大象也 " 南下 "
从西双版纳迁到了勐仑镇,
而在此之前,
那里也有四十多年没有出现过大象了。
不过不同的是它们走了 50 公里
便在勐仑中科院植物园附近停下了脚步,
而它们却还一直在路上奔波。
[attach]49733[/attach]

最近这几年人们发现,
亚洲野象似乎越来越喜欢
在保护区外游荡而非在保护区内活动。
至于理由也是匪夷所思,
不是因为那里遭到了人类的破坏,
而恰恰是由于保护区被 " 保护 " 得太好了。
森林覆盖率的提高虽说是件好事,
但在大象看来却未必见得。
保护区里它们能吃的植物都在退化,
而保护区外又被人们种满了
橡树、茶叶和咖啡等经济作物。
与此同时它们的家族还在不断壮大,
即使有这么多的不如意,但生活还是要继续。
头象只好带领着群象背井离乡、开疆拓土,
为了更多的食物,也为了更好地活下去。
头象:" 哎,为了口吃的,我容易吗?"
尤其是这几年对亚洲象保护力度加大,
大象知道人不会伤害它了,
于是慢慢的它们也敢走出保护区,
走上大街小巷、踏进田间地头,
吃起了农作物,还敲响了村民家的房门。
[attach]49734[/attach]

并且沿途 " 肇事 "412 起,
饿了,就到火龙果种植基地里打牙祭,
去村民家里蹭饭吃掉 400 斤玉米还不够,
在踩死 2 只鸡后又到附近稻田里加了个餐;
[attach]49735[/attach]

渴了,直接走进县城汽车店喝干两吨水;
老板:这是汽车店,不是汽水店
[attach]49736[/attach]

无聊了,就把村民家的酒缸塞子拔出来满地玩,
还自作主张把人家养在笼子里的八哥给放生了
……
虽然倒是没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
但频繁入户、扰民伤财的事也没少干。
不过考虑到外边的食物资源确实越来愈匮乏,
也还事出有因、情有可原,
可要是一直这么 " 乱逛 " 下去也不是个办法。
人很头疼,象估计也没少发愁。
03

它们究竟去向何方?
很多人好奇象群到底想去哪里?
有网友开玩笑说:
" 大象是要北上河南老家祭祖。"
这一说法其实也并非空穴来风。
远在 4000 多年前,
中原(黄河中下游地区)一带还是一派
气候温暖湿润,河流纵横、林草茂密的景象。
那时在河南的广大地区都曾出现过野象活动。
因此河南也被描述为 " 人牵象之地 ",
河南省的简称「豫」便是由此得来,
只不过后来随着人类活动的发展和气候变化,
它们才渐渐地从中原大地上销声匿迹,
撤退到云南西双版纳、普洱和临沧一带。
[attach]49737[/attach]

△商周时期的青铜象尊
也许这一次
不过是它们凭着血脉中的记忆,
沿着先祖的足迹向故地走出的第一步。
只可惜以目前的情况看来,
可能注定是一趟 " 没有终点的 " 流浪。
因为越往北走山林中的食物越少。
而象群需要进食的时间又长,
几乎一天有 16 个小时都要用来干饭,
每天至少要上百公升水
和数百公斤的食物才够吃饱,
谁也不知道以当前环境的食物和水源
能支撑它们走到哪里?
尤其是家族还带着三头象宝宝。
虽然小象在象群中特别受照顾,
会被家族中的长辈和哥哥姐姐保护在中间,
但出门在外还是难免磕磕绊绊。
加上小象年纪小
连鼻子都还不会用就更不省心了。
这不,过马路时小象就被护栏挡住了去路,
大象家长也只好破坏一回公物,
把护栏踩弯了让孩子过去。
[attach]49738[/attach]

还有小象在爬坡上岭的途中不慎掉入了水沟,
也得老象出马弯下身用鼻子和腿帮他爬出来。
[attach]49739[/attach]

何况终点又似乎遥遥无期,
即使是成年象也会有走不动,
还用鼻子做拉伸运动的时候,
就更别提这些小家伙了。
[attach]49740[/attach]

也是难为它们了,
但凡有一个食物水源充足的安身之所,
也不至于拖家带口千里迢迢地跋山涉水。
走了这么久都还没找到一个合适的栖息地。
突然觉得有点心酸。
而更让人担忧的是,
虽然它们已经尽可能绕开人流密集的地方了,
但只要是进入了人类活动区,
那就意味着人象冲突不可避免,
并且照目前来看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
就在 6 月 1 日,
家族在经过一个村庄时,
曾误入山上的一家康复院,
还把一位腿脚不便的大爷吓得躲在床底不敢出声。
[attach]49741[/attach]

而如今
象群已经连夜进入到昆明市辖区内。
再往前走,就是人流、交通密集的市区了。
尽管亚洲象不会主动攻击人类,
但如果是相互都没有注意到的话,
受到惊吓的大象很容易出于自卫的本能
而对人发起攻击。
可是让象群返回普洱或者西双版纳原栖息地
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04

何处是归宿?
可能有人会问,
那能不能参照之前东北虎进村的处理办法,
将整个象群麻醉后再送回西双版纳呢?
棘手的问题就在这里,如果是一头大象还好说,
但要想同时麻醉 15 头大象可太难了。
前面也说过象群都是很护崽的,
所以麻醉小象过程中很可能会激怒其他成员。
而且运输大象需要特殊的巨大转运笼,
全云南的动物园可能都凑不出 15 个来。
所以这个办法基本行不通。
同样,强行就地安置也不可行。
繁华的省城终究不是它们最好的归宿。
现在也只能采取
特殊路段道路封堵 + 定点食物投喂的方式,

来诱导象群慢慢修正方向、慢慢返回。
这也是避免人、象伤亡的最理想状态。
[attach]49742[/attach]

[attach]49743[/attach]

△ 6 月 3 日早上为大象准备的几车玉米杆和玉米
也许对我们来说这场全民关切,
历时 14 个月的罕见迁徙,
是一次浪漫的奇幻冒险,
但对家族来讲,
有的只是长途跋涉的辛苦和何以为家的心酸。
想到这里不禁为它们捏一把汗,
到底要什么样的终点,
才能够配得上这一路的颠沛流离?
接下来等待着它们的又将会是什么?
它们还能顺利重返家园吗?
……
一切都尚未可知。
素材来源:央视网、中国新闻网、观察者网、澎湃新闻、都市时报、新京报、紧急呼叫
看更多走心文章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
视 觉 志
围观象群北迁以来
从最开始的兴奋好奇
到后来的紧张担心
希望野象早日回家




欢迎光临 010 (http://www.010.sh.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