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757

主题

0

好友

2293

积分

金牌会员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1 19:45:2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添加星标留住圈哥




又是一年,在这个大赛扎堆的体育大年里,作为体育行业最受人关注的部分,内容产业如今发展到怎样的阶段了?在消费正在改变着的当下,又有哪些新的趋势值得行业关注呢?
文 / 郭 阳,编辑 / 周 男华
2018 年,在大赛、政策与技术的轮番刺激下,中国的体育消费者正在发生着改变。
在 2018 年,世界杯代表着体育,跻身了多个榜单的年度热词。据 FIFA 官方数据,纵使中国队缺席,但由于时差便利与观赛渠道的升级,带来了大量的新进体育内容消费者,也带来了互联网体育观赛的全新趋势。FIFA 的官方数据显示,本届世界杯中国观众数量达到了 6.557 亿人,共计 134 亿次的网络播放量。


的确,随着世界杯大赛渗透到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人们对于体育内容消费的诉求也在发生着明显的改变。除了国际大赛极强的拉动作用,以 NBA 为首的北美联盟,以及欧洲足球五大联赛的不断浸染,也给中国体育内容产业带来了全新的诉求,从而带来了内容升级的迫切需求。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让我们几乎忘记了仅仅在不到 10 年前,观众居然还会满足于体育赛事的文字直播。随着如今互联网带宽的发展,智能电视、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 4G 时代流量价格的走低,人们对于体育内容的关注方式,也有了完全不同的新姿态。


从体育内容产业的维度来看,需求多元化、场景碎片化、体育文化深化、产品高标准化等趋势,正在成为一种时代方向。而这样的方向背后,正是 PP 体育、腾讯体育、爱奇艺体育等头部公司对于转播方式与手段的不断进化,以及新一代体育人为之付出的努力。


需求多元化
曾几何时,一个黑白小电视,甚至是收音机广播,配上宋世雄老师磁性的声音,就都可以让全国千家万户了解到女排三连冠的盛况,并为之感到振奋。
如今,随着消费者需求的改变,对于体育内容诉求的也在慢慢变得多元化——
有的用户希望用最高清、最大屏的方式充分享受比赛,
有的用户希望可以用移动化的方式来随时随地保持对赛事的关注,
有的用户只需要通过比分直播在几秒钟内完成诉求,
有的用户期待的是交流与沟通,
还有的用户想要在观赛之余进行周边消费,并赢取奖励,甚至进行比分竞猜……
仅仅从看球出发,延伸到聊球、竞彩、踢球、购物等等选择,对于体育内容产业提出了多元化的诉求,也就催生了中国体育内容产业中,多元化的媒体产品。
在最近 PP 体育柏莱特演播中心探访的过程中,圈哥就亲身体会到了如今中国多元化内容产品的生产的全过程。


在参观的采访环节,PP 体育常务副总裁曾钢对媒体表示,在他看来,体育是一项具备极强的延展链接功能的文化产品,专业球迷希望听到严谨与专业的内容,而普通观众也希望获取到娱乐属性或者入门门槛更低的内容,因此,PP 体育会针对这样不同的需求来生产不同的内容。
曾钢还举了一个实际操作中的例子:在解说环节,PP 体育会给专业观众提供一整套的严谨内容,包括 AB 角解说的人才储备、更低年龄层娱乐化解说员的培养,这样通过专题的设置,进行分层的供应和分层的服务,千人千面各种各样的方式进行组合,从而满足不同人群的诉求。


PP 体育副总裁、总编辑敖铭也补充道,如今中国的传统媒体与互联网媒体都在一齐努力提升着中国的体育转播水平。而互联网也发挥了操作灵活的优势,从演播室内到室外的制作,再到转播时的先进技术,例如 Libero 系统与 PP 体育自己研发的虚拟应用,都可以让用户的体验变得更好。
不过,在 " 专业化 " 的诉求之外,用 " 有趣 " 来吸引年轻人,同样是 PP 体育的追求所在。
敖铭进一步表示:" 中国的体育内容平台现在已经可以给用户提供丰富的产品形态,来满足不同人群的诉求。我们想用最有趣的专业内容去服务内核用户,同时提供一些延展的内容,去服务一些浅度泛体育的用户。‘有趣的专业’是我们未来的定位,这会是一个过程,也是 PP 体育的努力方向。"
的确,这样多元化的需求也可以从体育版权的拆分中看出端倪——如今,头部 IP 的短视频、音频、图片甚至 GIF 图等版权都在被拆分进行售卖。可以说,谁能更好地把握这样的改变,谁就能赢得用户的更多青睐。
场景碎片化
需要指出的是,如今需求多元化的一大原因,正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所造就的改变。随着流量资费的走低与网速的多次提速,让如今人人都能随时随地的享受到体育内容,这样碎片化的场景,也给体育内容产业提出了新的诉求。
事实上,互联网体育平台刚好契合于碎片化场景时代,这样的诉求在世界上也可以看出端倪:ESPN 今年推出了 ESPN+ 这样的新媒体平台,而在欧洲,Perform Group 也于 2016 年成立了体育付费流媒体服务平台 DAZN,新媒体平台在体育内容的阵地上进行着收割,国内领先的体育平台也针对这一趋势给出了相应的战略。


在曾钢看来,互联网板块更容易实现接地气的需求,而这也是国内平台们最应该做的事情。
敖铭则进一步介绍道,PP 体育如今在手机端提供了比世界上其他的机构要丰富的产品,除了正常的画面直播以外,还提供了大量智能剪辑的碎片化视频、实时的数据,以及聊天互动的方式,并且还可以进行小屏大屏之间的互动。
他也讲述了这样一个移动化的体育内容场景:" 早上 7 点半可能在地铁里,PP 体育提供的就是夜里比赛最新的情况,中午可能有《爆笑 60 秒》这样的开心一刻,晚上有适合你睡前 5 分钟的阅读。我们会匹配用户不同的时间段,根据不同的场景,来给用户提供不同的内容产品。"


对于这样的移动化体验,敖铭显得信心十足:" 在这方面,拿中国移动互联网平台和世界横向比较的话,其实中国是处于比较领先的位置。"
不过,体育的制作内容除了技术水平之外,也需要在内容本身深耕,追求文化与特色,这也就是关于体育文化深化的下一个方向了。
体育文化深化
那么,体育文化深化的趋势又作何解释呢?
20 多年从业老兵敖铭的观点,或许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行业的思考:" 我们做英超是不是更有英超的味道?我们做中超能否做出自己的特色?这种文化的深化会是我们未来追求的一大方向。"
事实上,在推进内容制作的时候,PP 体育也在体育文化方面进行了诸多探索。在曾钢看来,中超与五大联赛的产品逻辑完全不同:五大联赛代表的是整个世界最高水平的足球联赛,中超等国内的足球是我们自己的比赛,代表着我的生活。
" 五大联赛就像奥斯卡颁奖,你需要知道不同类型的电影,最好看的是什么,什么代表了国际最高水平,而自己的联赛转播之中,则需要更关注地缘文化相关的部分。" 曾钢如是说。


当然,由于 PP 体育对于海内外版权的囊获,他们也在积极推进着这种联动。例如带国内球迷参与到五大联赛的朝圣之旅中;或是与法甲等联盟一起,在国内落地球迷活动,配合国内球迷的黄金时间去做一些调整,在足球、电竞、文化的层面持续推进。
据介绍,国内足球的用户和国际足球的用户的重叠度是 35-40%,基于这种重叠展开的文化交流,去寻找相关的内容合作方,也成为了内容产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深化因子。
曾钢告诉生态圈记者:" 我们希望能和各个联盟、各个海外球队在商业化包括球迷文化建设中比较有经验的一些合作引路,与我们国内的合作伙伴、中超中甲俱乐部,包括青训、幼训的板块衔接。因为只有体系衔接之后,水平才能大步地向上走。"
事实上,文化对于拓展体育的边界很有帮助,也可以让体育内容获得更加顶尖的推广效果。曾钢举例表示:" 几大球迷文化经营比较好的球队,战绩即使有波动,它的上座率波动性就没有那么强。"
的确,从文化根基建设出发来看体育内容的发展路径,同样也是体育内容产业所面临的全新课题。
产品高标准化
最后,再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在技术层面。应该说,产品技术的高标准化,同样是行业的努力方向,也是铁杆核心球迷们最关注的因素所在。
在 PP 体育北京柏莱特演播室的参观过程中,生态圈记者也亲身体验到了技术的力量。这个 2018 年建设落成的演播室,如今有总计 10+2 个多媒体高清及 4K 演播室,涵盖了主体基础建设、多路电力应急建设、卫星矩阵建设、网络体系建设、演播室声学建设、视音频系统建设、总控 IP 监控建设等多种项目。


除了学习到了 Kula 2M/E 与 1M/E 级主机面板、格非 VIO MVS-16HD-D 最高支持 16 画面分割器、K2 SOLO 实时回放系统、YAMAHA DM1000 调音台、SNP 制转系统与时钟信号发射器等一系列名词之外,Vizrt 虚拟演播室系统、云顿机器人系统与 ATEM Television StudioPro 4K 系统吸引了圈哥的注意力。
简而言之,Vizrt 虚拟演播室系统可以提供我们观看比赛时的那些可视化的图表与现实,帮助观众更好的理解比赛,云顿机器人系统可以更好的操作多个摄影机位置与焦距,而 4K 则可以提供如今商用领域最为高清的信号。以上提及的这些技术都已经在如今的转播中得到了应用。


据悉,在 PP 体育 2019 的全年规划中,全部 5000 场比赛里至少会有 380 场 4K 转播的赛事,他们希望可以通过这样的内容制作、信号制作、服务提供,提升自身媒体直播能力,与咪咕、优酷进行更多联动与合作,也让大家真正感受到 4K 所带来的画面提升感,让体育播出更有品质。
此外,行业中的多家头部公司也在进行着自己的耕耘:腾讯体育新打造的 600 平演播大厅,体奥动力全新的制作中心以及中超的 4K 转播等全新技术等等,这些也都是中国体育内容产业在为观众提供高标准高品质方向上做出的努力。


"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近年来,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每天都在改变着、重塑着我们的生活,也改变着体育内容产业的样貌。
关于科技巨变,有人用未来学家库兹韦尔提出的 " 吓尿指数 " 进行了一个很好的类比——由于科技的程度类似,秦汉时期的人们与明清时代的生活并无本质区别,人们互相时空穿越不会被吓尿。但如今科技程度发展速度太快,工业革命后 200 年就能 " 吓尿 " 一次,而在新的科技时代里,或许只需要几十年、十几年,乃至更短的时间,我们就可以被成功 " 吓尿 "。
体育内容产业方面同样如此,从 20 世纪 90 年代中央五台成立开始,一直到 21 世纪初,体育转播的样貌与形态并没有发生太大的改变。然而随着新媒体大门开启,技术的日新月异为多种需求的落地提供了全新的可能。如今的 4K、AR 等技术还只是一个开始,在未来,VR、5G、DBR 乃至更多新鲜技术的加入,可能将会进一步彻底颠覆我们的体育观赛生活。


当然,无论怎样的技术改变,每一个从业者都需要认识到的是,用户依然是行业的核心所在,他们的需求指向的正是行业的前进方向。谁能解决用户分级下的真正需求,谁就能在未来立于这场行业竞争的不败之地。
2018 行将过去,过往的辉煌与回忆也将在记忆里封存,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体育内容产业的分野也将持续下去,谁也不知道,在前面等待着我们的,会是怎样一个 " 日月换新天 " 的全新世界,但我们有理由保持期待。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如何更方便的在众多账号中找到圈哥呢?
按照下面操作只需三步就可以啦!


点击下面蓝色字,获取更多资讯
2019,让一部分体育赛事先富起来 | 专栏
跨过 2018:面朝世界杯,中国篮球准备好了吗?
马拉松的 2018:品牌营销的新战场
寒风中的中国搏击:向左走,向右走?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点击  " 阅读原文 "  进入生态圈官网


这是一种鼓励!你懂的~

×

打赏支付方式:

打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顶部
友情链接